发布者:www.jorsun.com.cn 时间:2019-12-11 浏览次数:次
最近碰到很多客户来咨询沉淀池的时候都是水中的胶体颗粒不易沉淀的问题,这个小编就要和大家科普一下环保污水处理的知识了,为什么在废水中的胶体颗粒会不容易沉淀下来呢?
大家都应该知道废水中许多比重大于1的杂质悬浮物、大颗粒、易沉降的悬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离心等方法去除。
但比重小于1的、微小的甚至肉眼无法看到的悬浮物颗粒则很难自然沉降,如胶体颗粒是10-4~10-6mm大小的微粒,在水中非常稳定,它的沉降速度极慢,沉降1m需耕时200年。
沉降慢的原因有二个:一、胶体粒子都带有负电荷,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从而阻止胶体微粒间的接触,不能被彼此粘合,悬浮于水中。二、胶体粒子表面还有一层分子紧紧地包围着,这层水化层也阻碍和隔绝胶体微粒之间的接触,不能被彼此粘合,悬浮于水中。要使胶体颗粒沉淀,就要促使胶体颗粒相互接触,使之成为大的颗粒,亦即凝聚起来,使其比重大于1而沉淀。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种,工程上常用的技术有:凝聚法、絮凝法和混凝法。
通过小编的科普知识相信大家都应该了解了胶体颗粒不易沉淀的原因,接下来会有更多精彩的内容会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持续关注。